7月22日,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中区专场召开。
会上,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孟庆顺亮出工业发展“成绩单”:
近年来,市中区紧扣工业强市战略,锚定新型工业化方向,推动产业回归、工业回城,全区82家规上工业企业展现强劲动能——2023 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55.7亿元、增加值增长19.9%,2024年总产值达177.8亿元、增加值增长14.1%。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市中区从“点的突破”向“面的跃升”的精彩蝶变,更是“高端服务+新兴产业”核心布局深度落地、聚链成群的强劲动能。
规上工业增加值市中区连续两年领跑全市,从顶层设计到数字赋能,不仅铸就了自身发展的硬核实力,也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如何激活存量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富有借鉴意义的“市中方案”,走出了一条具有市中特色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能级跃升:骨干引领集群崛起
工业的生命力,在于既深耕“老本行”里的精尖细作,又敢闯 “新赛道”中的未知蓝海。
市中区充分释放信息通信网、能源互联网“两张网”优势,推动产业能级持续攀升。在核心技术领域,一批企业站上行业制高点:山东电力设备公司成为全省唯一掌握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核心技术的企业;西门子能源的海上风电变压器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金钟科技集团拿下国际CMMI5级软件成熟度最高认证,其高精度衡器重点实验室为行业首个。
重大项目筑牢发展根基。近三年,全区累计储备工业项目33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济中智立方、未来云谷等新兴产业载体“串珠成链”,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更成为抢占都市工业新赛道的核心高地。
产业链群已具规模效应,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极视角、商汤科技等40家企业,规划算力4600P,沿二环南路构建科创产业带;新能源装备产业汇聚50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70.4亿元,带动“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成为“双省级战略”集群,同期产值超34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聚集15家重点企业,2024年营收131.6亿元;高端软件产业拥有37家重点企业,2024 年规模达354亿元;汽车产业聚焦新能源车领域,百亿级集群加速成形。
产业向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还有山东电力设备与山东思极科技的相关代表,它们的成长轨迹,也可以说是市中工业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向新跃迁的鲜活缩影。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电力装备制造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他的崛起也使市中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新维度”。
受益于市、区两级政府的战略指引和政策拉动,山东电力设备全面融入济南市产业发展布局,2024年实现产值46.84亿元,同比增长35.6%,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深耕特高压电力设备研发制造十五年,掌握了成熟先进的特高压产品研制关键技术,具备了“交直流、全系列、全电压等级”换流变、电抗器及电力变压器研制能力,稳居变压器行业第一集团。
山东思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新锐科技企业,其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的探索实践,堪称产业向新赛道突破、释放数字动能的生动模板。
山东思极科技近三年营收由2.3亿元增长至6亿元,利润总额由1500万元提升至6900万元,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思极科技在空天信息产业的做强做优方面亦有深入布局与显著作为。投资2600万元,在市中区望岳智谷产业园建成全国领先的“五高五新”空天技术创新中心,构建集数据、终端、服务、芯片等“八位一体”的空天技术产品体系。
目前,山东思极科技正在申报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电力应用中心,持续培育空天领域新质生产力。
未来蓝图绘就:“四轮驱动”打造都市工业样板
作为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决胜收官之年,市中区提出以生态、载体、场景、基金“四轮驱动”,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国际化现代工业体系。
在生态建设上,聚焦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 深度合作,预计2026年规上工业营收突破240亿元,制造业占比超60%;载体建设方面,以党杨路为轴线,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等5个新型产业园区,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场景赋能上,推进“千兆城市示范区”建设,计划2026年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个以上;基金保障上,已与12家机构达成合作,计划组建5类基金,储备规模超80亿元,首批24亿元基金群预计8月底落地,打造“百亿级基金群”为产业护航。
当前,市中区工业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产业园区的协同驱动下迈入新阶段。随着工业强市东风劲吹,市中都市工业正加速崛起,未来将成为引领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双悦网配资-双悦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配资开户-老牌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